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揚雄讀書臺重修記
发稿时间:2025-06-15 08:56   来源: 綿陽日報

  □何代華

  夫綿陽西山,古木翳然,泉流泠泠,云氣蓊郁處,藏千年文脈之根。漢大儒揚雄字子云者,博極群籍,融儒道刑名之學,著《太玄》《法言》,開西蜀文運之先,時人尊為“西道孔子”。昔他北游長安,途經涪縣,見西山靈秀,結廬崖畔,以磐石為臺,臨泉滌墨,諷誦不輟。里人傳“玉女窺書”之異,淚落成泉,是為玉女泉。于是,讀書臺、洗墨池勝跡漸成,綿歷千載,成為蜀中文學淵藪,歷代崇儒者莫不仰止。

  今逢盛世,古臺重修,故述其事,以彰前賢之風。

  溯古尋蹤:苔痕里的文心

  自宋以降,讀書臺名動西南。北宋慶歷八年(1048年),益州提點刑獄高公葺舊居、刻其書、建子云亭;明正德間,知州尹袞題“書臺勝五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巡撫張時徹刻詩巖間,有“游人幾度入瑤臺”之句;清同治《直隸綿州志》載“游人題詠甚夥”;民國六年(1917年),邑紳擴修,郭沫若親題匾額。

  然滄桑更迭,亭臺屢廢。1987年,綿陽新建子云亭于鳳凰山,此處始專稱“揚雄讀書臺”。歲月侵蝕下,石階苔封,壁刻風化,“揚子云真像”漫漶,洗墨池題刻殘闕,文脈傳承,亟待呵護。

  匠心重光:破壁處的新生

  癸卯(2023年)歲暮,綿陽啟“西山文物修護工程”。考古發掘得明嘉靖張時徹題詩石壁,印證古跡淵源。匠師循舊制——補石階以承古韻,固崖壁以護遺風,復刻“洞天”門楣,重塑揚雄坐像:公持卷撫膝,童子侍立,肖唐宋雕塑之骨。疏浚洗墨池,泉清如鑒,恍見古人揮毫;重立清人碑刻,集歷代題詠嵌于壁間。

  新構亭閣依山勢,飛檐三重,楹聯書“八百里飛天大道袖拂云霞,兩千年吐鳳奇才胸羅宇宙”。庭中豎花崗巖像,峨冠博帶,凝眸千年;陳列室展《太玄》《法言》,輔以漢銅馬、說唱俑等“綿陽五絕”,盡現蜀地文淵。三載工成,至乙巳(2025年)仲夏,古臺重光,若鳳翥云間。

  文心永續:苔痕與新痕的對話

  重修之旨,非獨存形,更承子云“貧約樂道”之心。昔劉禹錫《陋室銘》謂“西蜀子云亭”,與南陽諸葛廬并峙,皆昭文人風骨。今臺閣巋然,墨池澄澈,游人至此,可撫石誦賦,臨泉懷古——看這臺與梓潼司馬相如讀書臺、江油李白讀書臺遙相呼應,織就蜀地書香之網;融入“大蜀道文旅走廊”,串聯漢唐文學地標,續寫千年文脈。

  綿陽崇文,納讀書臺入“歷史文化名城”規劃,設漢賦講座、經典誦讀,使古跡成為研學之境。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子云之風,化于斯臺;文心不滅,書香綿延——此乃對“天下三樂”精神的承續,亦為城市鑄魂之基。

  銘曰:

  西蜀靈岫,子云遺臺。

  千年苔痕,風雨不埋。

  匠心裁古,新墨抒懷。

  文光永續,昭我來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