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0℃至60℃都能穩定工作
綿陽創明新能源首批電池出海
在創明新能源電池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對產品做抽樣檢查。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在綿陽創明智能電池有限責任公司成品車間內,綿陽海關工作人員正對該公司自投產以來的首批出口產品——32系列寬溫全極耳長壽命型磷酸鐵鋰大圓柱電池進行現場查驗。這批產品已從上海港啟程出口海外。
作為我市引進的百億級重點招商項目,綿陽創明擁有全國首條寬溫半固態大圓柱數字化生產線,實現了從放料、生產到打包環節的全自動化。并通過線下智能制造工廠與線上全數據工廠的深度融合,與關聯平臺的互聯互通,構建了多維度的智能生產體系。
“此次出口的鋰電池采用了全極耳技術,使電池內阻降低了90%,在放電過程中升溫較小。”綿陽創明工藝總監袁鵬介紹,該電池雖為圓柱形設計,卻能在-30℃至60℃的極端溫度環境下穩定工作,尤其在60℃高溫下性能優異,使用壽命長達10年以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動汽車、電動兩輪車、家用儲能產品、基站儲能、集裝箱式儲能及具身機器人等領域,深受海外客戶青睞。
目前,綿陽創明32系列大圓柱電池生產線正處于量產爬坡階段,企業重點布局歐美、東南亞、印度、非洲等潛力市場,并與眾多海外客戶進行技術對接和商務談判。隨著合作推進,海外市場有望實現跨越式增長。“我們還將擴大產能,新建46系列大圓柱電池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滿產后,將通過對上下游產業鏈的帶動,吸引一批新能源企業落地綿陽,為綿陽加快打造西部地區圓柱形鋰電池生產基地貢獻力量。”袁鵬表示。
“為幫助企業盡快出口貨物,前期我們已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講解鋰電池包裝和運輸安全技術要求、系統申報等事宜。現場查驗后,我們迅速出具了相關證書,助力企業快速通關。”帶隊查驗的綿陽海關監管二科科長孫晉偉說。
據綿陽海關統計,今年以來,全市鋰電池出口持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1至5月共申報出口額達912.2萬美元,同比增長13.73%。作為外貿“新三樣”之一,鋰電池因其高附加值和廣闊的國際市場前景,已成為我市外貿新的增長點。
為助力企業把握市場機遇、實現合規有序出口,綿陽海關組建專家隊伍,提供一對一服務,解答企業在系統申報、危險品包裝使用鑒定等方面的問題。同時,指導企業用好網上申報、無紙化通關等便利政策,并提供“7×24小時”預約查驗服務,實現即查即放,助力轄區新能源產品走向世界舞臺。(記者 彭雪 劉曾太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