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孩子身上的呈現一定是家長或者家庭教育的最終呈現。”今年“六一”前夕,綿陽市安州區調元實驗小學“家長論壇”如期舉行。家長、老師、專家共同探討孩子們的成長故事,進行了熱辣滾燙的育兒交流,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雙向奔赴”。
當日的論壇上,圍繞“孩子專注力不強”“孩子習慣性撒謊”等教育熱點問題,通過情景劇演繹、圓桌會議、線上線下討論等形式,剖析問題成因,探討解決方法,為家長提供科學的應對策略。
大家就如何科學培養自主學習內生力,如何正確疏導情緒,如何引導自立自強,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等問題,暢談了各自家庭在生活學習習慣培養方面的經驗和建議。“不要以愛之名去束縛孩子,阻斷孩子的正常發展的思維空間。”這是一年級學生家長苗慧參加了家長論壇的最大感受。
家校共育,家長和學校是配合默契的左右手。在調元小學,常聽家長欣慰地說:“我們是一家人。”這得益于學校在成立之初就創新構建的家長發展共同體。
坐落于安州河東新區的調元實驗小學,于2024年正式開學。秉承“貴和尚中、和諧共生、和合致遠”的辦學理念,學校通過一系列探索和實踐,構建了家長發展共同體,打造出家校共育新樣態,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家校共育模式,凝聚家校合力,助力孩子愉悅學習,健康成長。
學校每周五開展的“智慧父母讀書會”,每學期利用線上+線下的形式舉辦“家長論壇”,通過系統解讀教育經典、搭建經驗共享、困惑共解的學習場域,助力家長們在親子陪伴、習慣養成等維度形成共識,樹立科學育兒觀。
如今,豐碩的家校共建成果正悄然綻放在校園與家庭之間。通過問卷反饋,家長對學校工作的負面反饋率從上學期的18%,下降至6%;親子閱讀參與率更是實現了質的飛躍,達到83%,越來越多的家庭在書香中共享親子時光。這些數據背后,是家校協同發力的生動寫照。
“我們的目標是將科學家庭教育理念影響涵蓋到所有家長。”正如學校校長咼軍所說,家長發展共同體的構建讓家長收獲了實用的教育方法,豐富了家長的教育智慧,讓家校共育發揮出1+1>2的力量。
作為書香校園,調元小學還以書香浸潤家庭,用學習賦能成長用閱讀打開親子溝通的又一扇窗。每周五,學校都會準時推送一張父母專屬能量卡,精美的卡片中藏著無數實用育兒妙招,如幫助家長接納孩子情緒、親子溝通等,陪伴家長在育兒路上持續成長。
學校定期每月組織兩次家長讀書會,圍繞《正面管教》《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等經典教育書籍,由家長發展中心的老師以及優秀家長代表領讀,開展專題討論。
在“代替懲罰的方式”這場讀書會中,家長們紛紛展開交流:當孩子犯錯時,懲罰似乎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案”,但打罵、吼叫或剝奪權利往往只能換來暫時的服從,卻埋下了更多隱患:孩子可能因恐懼而撒謊、親子關系逐漸疏遠等等。
“犯了錯不懲罰那怎么讓他們知錯呢?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又能保護他們的自尊?”面對大家提出的困惑,家長們一起走進書中,共同尋找解決方案并得到答案——教育不是拿懲罰嚇唬孩子,而是幫他們樹立內心的行為準則。放下戒尺,蹲下溝通、給予選擇,其實是在幫孩子打造判斷對錯的“指南針”。
“讓家庭充滿書香,讓學習成為家風。”不少家長反饋,通過學校這一系列活動的組織開展,不僅學到了科學的教育方法,更意識到“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明晰了家長是最好的養育專家責任,育兒是一場體驗和探索,既需要科學的方法,也需要不懈的歷練,如果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家長自身首先就要勇敢自律成為那樣的人,通過高質量的陪伴給予孩子們一個美好的童年。
孩子們也在家校共育中發生著蛻變。一年級的小宇同學初入學時性格內向,課堂上不敢發言,課后也很少與同學交流。得知情況后,班主任老師與家長緊密溝通,制定了個性化的成長方案:學校里,老師通過課堂鼓勵、小組合作等方式增強他的自信心;家庭中,家長每天留出專屬時間與小宇進行親子閱讀、游戲互動,耐心傾聽他的想法。短短幾個月,小宇就像變了一個人,不僅能主動參與課堂討論,還成為了班級活動的積極分子。家長感慨道:“以前總覺得教育是學校的事,現在才明白,只有家校擰成一股繩,孩子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如今,家長關注學校、積極參與學校各項活動,已在調元小學成為常態,每位家長在育兒之路上都展現出了獨特的見解與方法。學校通過家長發展共同體的不斷發展壯大,為每一位家長樹立家庭教育意識、獲得家庭教育技能、營造良好家庭氛圍打開更多思路,也引導更多家長成為學校的“教育合伙人”以及“創智型”家長,實現家校共育的“雙向奔赴”。
(安州融媒 涪江觀察記者 安崢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