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室外下著雨,略有涼意,長虹技術中心三樓會議廳內大家的熱情卻不減。市委政協工作會議在這里召開。
8時許,200余名參會人員從全市各地奔赴而來,聚焦綿陽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回顧不凡歷程、堅定歷史自信、明確前進方向。
9時,會議正式開始。
“1985年5月26日,政協綿陽市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開啟了綿陽政協事業發展的嶄新篇章。”市政協工作情況的匯報回顧著政協履職盡責的一組組畫面——
舉辦政協講堂19期、線上線下8000余人次參加;
余篇議政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一批建議轉化為政策舉措;
開展小微協商活動1300余次,協商解決問題、化解矛盾3000余個;
……
“40年來,從綿陽‘撤地建市’啟新航到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從市政協成立開新局到新時代團結奮進新征程,我們始終不忘合作初心,始終堅持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始終與中國共產黨同向同行。”市政協副主席、民革綿陽市委會主委許小君在交流中感嘆,過去,全市干部群眾同心同德、埋頭苦干,未來,大家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堅定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
“針對石椅村枇杷銷售渠道單一,制約產業發展和村民增收難題,我們提出農旅融合、精深加工等建議”“聚焦先行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等方面,形成30余篇建議和提案”……作為基層政協委員,北川羌族自治縣政協委員、曲山鎮委員聯絡站站長張源講述了基層政協的擔當和作為。
會議凝聚了共識:綿陽市政協始終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在綿陽改革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協履職有方向,部門工作有助力。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李杰例舉了過往工作中提案辦理、成果轉化等例子:
結合民建綿陽市委關于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案,協同相關部門深入研究,創新構建“一把手”牽頭的問題化解、常態化政策發布和投資項目機會清單發布機制,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主動向市政協專委會通報推動項目投資、城鄉融合、民營經濟等重點工作的難點堵點,尋求支持,特別是在制定低空經濟等新賽道產業發展政策時充分吸納政協委員意見,實現政協民主監督與發改工作同向發力、同頻共振;
……
40周年啟新程。如何更好地履職盡責、凝聚共識?涪城區政協主席杜正茂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錨定市委“八大行動”和區委“一區三城”發展戰略,扎實開展“同心共建現代化四川”涪城專項行動,為涪城在全市發展大局中堅決扛起主城區擔當、展現核心區作為貢獻更多力量。
來時,重任在肩;歸時,使命在身。參會人員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出會場,朝著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綿陽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而前行。(記者 唐顯枚 李媛媛)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