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跨越千里的藝術對話雙城
柯城北川文化藝術交流
墨韻 藝脈相連
柯城-北川文化藝術交流演出現場,極具特色的羌族民俗表演驚艷亮相。
□沈倩 鄧鈺卓 記者 唐云峰 文/圖
5月23日,“雙城墨韻·藝脈相連”柯城-北川書法作品聯展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文化館啟幕,80余幅作品跨越山海,上演一場“靈秀與雄渾”的筆墨對話。
展廳內,80余幅書法佳作以篆隸之古樸、楷行之雅正、草韻之奔放,串聯起江南水鄉的靈秀與羌山蜀水的雄渾,展示出新時代東西部文化交融的動人樂章。北川書法家的隸書作品《羌山賦》,筆力如碉樓般厚重;柯城作者的草書《衢江詩》,墨韻似流水般靈動,兩幅作品恰似“山與水”的千年對話。
展覽現場,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沉浸其中。柯城區市民汪芳難掩欣喜:“真沒想到能在家門口看到北川的書法作品!我的作品能和羌山墨韻同框展出,這種跨越千里的藝術對話太有意義了!”
隨后,一場別開生面的筆會悄然展開,兩地書法家揮毫潑墨,切磋技藝,現場墨香四溢。交流間隙,北川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鐵軍感慨:“文化的交融讓協作更有溫度,敬請大家悉心品味,真切感受東西部協作的脈動和文化魅力。”
當晚,衢州古城水亭門流光溢彩,柯城-北川文化藝術交流演出驚艷登場。
極具神秘色彩的羌族舞蹈《沙朗傳歌》,充滿生命力的舞步,踏響千年傳承的文化密碼,瞬間將觀眾帶入獨特的民族文化世界。隨后,迎賓曲《祝福你》則以江南絲竹的婉轉傳遞好客之情;雙人舞《山海情》用肢體語言訴說柯城北川深厚情誼……10余個節目輪番上演,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原本只是路過,沒想到被這場演出吸引了。”衢州市民吳先生笑著說,“柯城的文化底蘊和北川的民族風情結合得太好了,讓我們大飽眼福!”
北川民族藝術團演員黃興旺笑著說:“能把羌族的文化瑰寶帶到這座充滿底蘊的城市,讓更多人感受中華民族的多彩魅力,是我的榮幸,也希望這份文化之禮能讓大家喜歡!”
一次咫尺千里的奇妙表達
川派盆景藝術交流展
李白詩意 巧奪天工
現場制作盆景比賽,以盆景的語言再現李白詩意。
□記者 陳元松 文/圖
“李白詩意爭光彩,川派盆景競芳菲”。近日,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指導,省盆景協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江油市文聯、李白紀念館聯合會主辦的2025李白詩意川派盆景藝術交流展在江油舉行。
此次活動分為李白詩意川派盆景邀請賽和現場制作比賽。來自川、貴、渝的盆景藝術家攜來100余件川派盆景得意之作,還紛紛在現場擺開陣勢忙碌起來。他們以盆景的語言再現李白詩意,讓盆景藝術沐浴李白詩意的光輝。《靜夜思》《別匡山》《將進酒》……半天工夫不到,30余件極富李白詩意的川派盆景已然成型。
“這次盆景比賽和交流展,不論是樁景類、組合類還是山水類,整體水平都很不錯,很好地突出了主題。”川派盆景大師、本次活動專家組組長周明輝點評道,參賽、參展選手在傳承、創新川派盆景藝術的同時,精心揣摩、反復推敲李白經典詩詞,巧妙融入盆景制作之中,達到了藝術效果。
經過評委精心鑒賞和反復斟酌,最終評出金獎15件、銀獎17件、銅獎25件、優秀獎12件,傳承獎、創新獎各1件,現場制作比賽金獎3件、銀獎6件、銅獎11件、優秀獎11件。
值得一提的是,由川派盆景大師伍星、重慶盆景大師鄭家華聯手創作的山水盆景《涪江六峽》堪稱“巨無霸”。該作品長12米、寬0.6米、高0.59米,以涪江所產云霧石為主要材料,以石門峽、平驛峽、喇叭峽、牛鼻子峽、藏王峽、挖金峽為主線巧妙串聯,構成了群峰式造型、峽江式布局的山水盆景長卷《涪江六峽》,濃縮了綿陽涪江六峽的壯美景色,一舉斬獲本次大賽唯一的創新獎。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