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水墨煥新韻 夯土續鄉愁——探訪綿陽兩大四川省典型案例村
发稿时间:2025-05-08 09:24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今年4月,省住建廳公布了2024年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典型案例及巴蜀美麗庭院連片建設典型案例,綿陽涪城區楊家鎮玉皇社區、游仙區魏城鎮鐵爐村等5個村莊入選。近日,記者實地探訪這兩處村莊,觸摸傳統與現代交織的鄉村振興脈動。

涪城區楊家鎮玉皇社區

游仙區魏城鎮鐵爐村
  

  今年4月,省住建廳公布了2024年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典型案例及巴蜀美麗庭院連片建設典型案例,綿陽涪城區楊家鎮玉皇社區、游仙區魏城鎮鐵爐村等5個村莊入選。近日,記者實地探訪這兩處村莊,觸摸傳統與現代交織的鄉村振興脈動。

  當天一大早,記者踏著青石板上的水痕,走進涪城區楊家鎮玉皇社區,200余棟白墻灰瓦的農房錯落有致,垂柳掩映的湖面泛起漣漪,恍若走進一幅水墨畫。

  “這是社區安置點,這里原本是閑置的集體魚塘。”玉皇社區黨委副書記譚曉蓉領記者穿過路口,迎面而來的濱水露臺倒映著柳綠,木質棧道蜿蜒伸向湖心。細看方知,這“水墨畫”的基底竟是昔日荒廢的塘堰——設計師保留原有水系,將水面變成老場鎮連接區、中心湖區、休閑健身區,讓“水韻社區”從藍圖漫進現實。

  湖畔四周,灰藍色屋頂在雨幕中格外清亮。記者叩開一戶人家,72歲的李德秀婆婆正在爐子上煨著蓮藕湯。她是土生土長的玉皇人,以前住土房子,遇到下雨天還漏水。現在的新房寬敞又明亮,她常和鄰居一起去池塘邊散步、鍛煉身體。

  曾經的廢棄塘堰,變身垂柳掩映、湖光山色的居民安置區,環境明顯改善。譚曉蓉說,“社區還準備規范整理綠化帶,提升亮化,加強治理,讓居民們的居住環境更好,幸福感更強。”

  不僅有美麗的鄉村環境,產業也是蒸蒸日上。轉過安置區的石板路,種植著耙耙柑和砂糖橘的家庭農場映入眼簾,負責人趙文貴正蹲在地頭測土壤墑情。“等11月霜降后,福建、江蘇客商的車隊就要來排隊了,現在已經帶動20多名村民就業。”他抹了把臉上的雨水說道,“明年準備帶動更多村民參與種植,實現增收。”

  周末休閑時,市民不妨開車來玉皇社區逛逛,免費露營,或者在田間地頭購買村民種植的蔬菜,在湖光山色間感受鄉村的別樣魅力。附近還有家庭農場,可采摘小番茄、蘆筍,還能購買到純正的黑豬肉。

  而在游仙區魏城鎮鐵爐村,市民們能看到用現代夯土技術升級的傳統老宅,在夯土墻深淺不一的紋路里,126棟夯土建筑群,既環保又充滿鄉愁韻味。

  這里的鐵爐書院還會定期舉辦鄉村攝影展。鐵爐書院,由原王家私塾改造而成,以歷史悠久的王家祠堂為核心修建,沿襲了川西民居三合院風貌,在穿斗式構架的土房子里,擺放著雅致整潔的書架。

  不僅有書院,鐵爐村還通過保護開發利用夯土老建筑和打造3000多畝農事體驗種植基地,開發出“吃土菜、穿土布、住土屋、親土地”全鏈條農文旅融合新業態,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3萬元。閑暇時,如果你想暫時告別都市的喧鬧,不妨來此讀讀書,也可騎行游覽周邊8公里的古柏林棧道。(記者 蘭建春 唐韜 文/圖)


 

    編輯:郭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