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虹精密深入實施“智改數轉”——
以建設智能標桿生產線推進數字化轉型
長虹精密生產車間
綿陽新聞網訊 平均效率提升18.64%,物料管理不再出錯,數據傳輸時間縮短至10分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大幅提升……作為制造前端企業,長虹精密近一年來通過實施“智改數轉”,取得了明顯成效。他們是怎樣做到的?近日,記者走進長虹精密生產車間一探究竟。
在汽車電子產品生產線上,只聽見機器貼裝的嘀嗒聲,整條線只有1名作業人員在操作。一塊PCB板被自動放置在落板機上,便開始了它的加工之路——經過自動除塵、自動錫膏印刷、SPI自動檢測、自動貼裝、回流焊接、AOI視覺聯網集中檢測等8道工序,便完成了產品從元器件到機貼板組件的生產過程。在線的數字化看板則呈現出了實時的生產、品質、效率、設備運行數據和趨勢,數據實現了可視化、透明化,并通過后臺傳送給相關管理人員。
該條生產線是長虹精密打造的一條“標桿線”。據介紹,2023年,長虹精密開始實施以標桿線建設為載體的“智改數轉”,按照計劃,到2024年底要完成8條標桿線建設。“截至2季度,已經完成了4條標桿線的打造。”長虹精密工程科科長熊械名介紹。
而這樣智能化、自動化的場景不僅僅是在生產線上才能看到。來到智能化倉庫,只見貨架上整齊排列著各類物料,在一些物料的下方還亮起了紅燈。“我們一共有7種顏色的燈,每一種顏色代表著一個產品訂單,這時工人只需要按照訂單對應的顏色取走物料即可,實現了快速配料。”熊械名說話間,就有工人前來有條不紊地取走物料。這便是長虹精密打造的智能貨架。
相較于傳統貨架,工人無需再手動復核所需物料,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出錯率。同時,智能化倉庫除實現基本的功能外,還深度開發了以散料優先、物料生命周期管理、MSD開封管理等的MES管控系統,把物料管理要求嵌入系統中,大大提升了防錯能力。
“‘智改數轉’不只是簡單地將設備智能化、自動化,要實現真正的數字化轉型,數據對于我們來說也非常重要。”熊械名說,“假如我們的生產線出現了異常,以前可能要經過2-4個小時才能傳遞到管理負責人,但是現在通過設置控制線,一旦超過控制線范圍,只需要10分鐘管理員就可以響應并完成異常的處理。”
目前,長虹精密正在規劃2025年建成一條PCBA智能標桿線,并進一步打造智慧工廠。智能標桿線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以及自動化技術,以機代人,提高人效。包括對工廠layout、物流路徑設計、生產流程以及管理策略的優化,旨在創建一個互聯、數據驅動、高度自動化的制造環境,從而實現智能高效制造的目標。通過DFM數據采集分析,為客戶研發標準化創造價值,提升可制造性。
“通過采用數字化和自動化手段,智能標桿線最終目標要實現提升人效70%。”熊械名表示,作為制造前端企業,未來長虹精密將繼續圍繞智能標桿線建設,對標行業標桿,學習先進智造技術,以客戶為中心,實現價值創造。(記者 謝艷 實習生 陳靜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