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在田野間往來作業
綿陽新聞網訊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當前,游仙區正搶抓農作物搶收間隙,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實施統一規劃、集中改造、連片開發,讓零散地塊變成宜機宜業、可規模化經營的高產田。
近日,記者走進游仙區新橋鎮石廟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看見,30余臺挖掘機、推土機在田野間往來穿梭、轟鳴作業,平整土地、開挖溝渠等多項工程同時推進,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我們計劃每天改造土地40畝至60畝,15天之內把這一片土地改造完成,爭取不耽誤農時。”四川敖廣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現場生產經理丁賢林告訴記者,石廟村具備施工條件的土地大概有500畝,改造完畢后,將立即開展下一季農作物種植。
記者了解到,今年,石廟村夏收西瓜110余噸后,便立即展開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設完成后的農田將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灌溉精準化、產業規模化生產,促進生態農業發展,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為打造生態宜居鄉村創造有利條件。
“原來土地都很零散,大型機械進不了場,整改后小田變成了大田,耕作起來就更便利了。”石廟村村民黃大興指著眼前正在“升級”的土地高興不已。
“今年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以來,我們把村上零星化的土地進行了合并,共改造了889畝。”新橋鎮石廟村黨總支書記王軍表示,“建成高標準農田后,就可以對外承包,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本輪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將于11月底達到驗收條件,12月底全面竣工,高標準農田建成后,石廟村將規模化種植玉米、大豆、小麥、油菜等糧油作物,可實現全程機耕機收,預計每年每畝可增收糧食60公斤,種植業產值每年可增加17.7萬元。
此外,游仙今年共有31個行政村(社區)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將新建高標準農田3萬畝,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萬畝。其中,田塊整治9459畝,新建或整治渠道近90千米,整治山坪塘176座,新建及整治提灌站6座、田間道路40余千米等。(羅端 記者 周鈺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