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
戴好專用指甲片,調準弦音,擺正眼前的樂譜,成都市民龍紅梅隨即沉浸在琵琶奏響的樂音世界中。身為初學者,她通過成都溫江區文化館的琵琶夜校課程,和已有琵琶基礎的女兒有了新的共同語言。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都能在文化館獲得學習藝術的機會。這也和第二個全國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的主題——“文化館: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相契合。
5月20日至26日,全省組織省、市、縣各級文化館以“安逸學藝”為主線,共同推出“四川省全省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舉辦舞臺藝術表演、視覺藝術展覽、文旅志愿服務、全民藝術普及等千余場活動,搭建起群眾自我創作、自我參與、自我表現的文藝舞臺。
全省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啟動現場。
為百姓搭好舞臺
千余項活動邀群眾“藝”起參與
國畫里淡雅的龍、漫畫中趣味的龍、版畫中威嚴的龍……在“有龍則靈”——龍的奇幻世界藝術作品展中,來自全省271件以中國龍為主題的藝術作品集中亮相,該展覽也是成都市文化館本屆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的首場展覽。
策展人魯磊介紹,探索藝術全民共創共享是該展的一大亮點,作品來源豐富,既包括專業畫家,又有民間藝術創作愛好者,從全省1100多件投稿作品中篩選出展覽作品,希望通過展覽進一步激發大眾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
從這些作品的來源,可以明顯感受到四川以群眾為主體搭建全民文藝舞臺的努力。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省館引領”“市州示范”“區市縣實施”的工作機制下,全省各級各地文化館精心組織了千余項群眾文化活動,面向社會各界廣泛開展全民藝術普及服務,多板塊展現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在宜賓市文化館,專業設備和藝術工作者幫嘗鮮的群眾體驗了一場聲臨其境的音樂之旅。宜賓市文化館副館長李稚介紹,該館首次開展市民錄音體驗活動。兩天的時間內30位市民步入專業錄音棚,在錄音師的指導下,親身體驗了錄制歌曲的全過程,獲贈了本人的“音樂專輯”。“無論是青年人還是中年人,很多人都有一個‘歌手夢’,大家報名非常踴躍,以后還會持續開展這類活動。”
宜賓開展市民錄音體驗活動。
不僅有館內固定陣地的服務上新,也有流動陣地文藝活動的火熱氣氛。目光轉到綿陽市,躍進路歷史文化街區人頭攢動,2024綿樂薈·文藝達人秀在這里上演。選手們或以歌聲打動人心,或以舞姿引人注目。“我們特意把舞臺搬到街區內,讓更多人能夠注意到這些踴躍展現自身才藝的民間愛好者。”綿陽市文化館館長劉瑜透露,比賽中脫穎而出的選手有機會成為和文化館開展合作的民間歌手,在以后的舞臺活動上繼續展現風采。
此外,廣元市書法展覽、模特走秀、舞蹈專場活動,自貢市青少兒美術作品展,瀘州市“夏日旋律”青年合唱展示等群眾參與性強的廣場舞、樂隊表演、戲曲展演相關文化活動也陸續舉辦,為群眾了解藝術、參與藝術、享受藝術提供了“多選項”。
用藝術架起橋梁
“沉下去”“請進來”共赴一場文藝之約
文化館承擔著全民藝術普及的社會職能。在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期間,藝術這一核心要素也從抽象的概念轉化落地的具體活動。
“全省各地的活動富有溫度、服務類型多元,涉及到的藝術項目既有地方特色又有行業特色,引導群眾共同奔赴一場文藝之約。”四川省文化館副館長涂佳認為,通過一系列融入生活、具有審美品位的文藝活動,各級文化館在城鄉居民心中“終身美育學校”的形象將更加突出。
藝術進入群眾身邊,首先要沉下基層。在綿陽市游仙區文化館組織的街頭藝術季活動中,古箏愛好者演奏的樂曲《茉莉花》、舞蹈達人帶來的街舞秀、詩歌愛好者朗誦的《四季歌》等“拼盤式”呈現,為街頭巷尾路過的群眾提供了茶余飯后的“文藝加餐”。“活動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還活躍了游仙區域的文化氛圍,展現大家多姿多彩的閑暇生活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游仙區文化館館長謝伶俐這樣評價街頭藝術季的作用。
既有“沉下去”的探索,也有“請進來”的合作。瀘州市文化館舉辦了“川滇情深·昭通風物2024攝影作品展”;宜賓市文化館開展“藝潤龍鄉——重慶市銅梁區書畫作品交流展”;資陽市文化館“資足常樂”百米長卷展在館內頗為壯觀,同樣也是川渝聯動共同開展藝術創作和普及的生動案例。
“這些寫生作品以資陽和大足的石刻、風景等為創作內容,靈感來自于前期組織藝術家前往資陽、重慶大足開展的采風寫生和藝術交流活動,把資陽和大足各具特色的美麗共同呈現給觀眾。”資陽市文化館館長宋小群介紹。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服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為契機,在后續的活動中加強宣傳引導,以豐富多樣的文化服務,引導廣大公眾就近便捷享受文化館的各項惠民功能,更深入地了解文化館的服務內容。
(圖片來自受訪者)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