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當前,三臺縣結合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搶抓農閑時節,加快推進渠系、塘堰等水利基礎設施整修維護工作,為春耕生產奠定堅實基礎。
近日,在新生鎮,隨處可見由村社干部、黨員代表、群眾志愿者組成的工作隊,拿著鐵鍬、鋤頭和鐮刀等工具,對轄區內的河道、渠系進行清雜清淤、維修整治,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以前我們這個溝渠很少被清理,每到用水的時候就有一定的困難,現在的渠系都進行了清淤,這下我們就不擔心用水了。”永興橋村村民羊衣輝說。
“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開展以來,新生鎮著力在暢通輸水渠,整治提灌站,提升蓄水能力三個方面發力,多方籌集資金750余萬元,發動群眾2000余人次,清理渠道63公里,維修山坪塘68口,改造提灌站4個,有效提升了全鎮農業生產用水的保障能力。”新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偉說。
三臺縣水利局總工程師史小春介紹,“2024年,全縣計劃完成投資8.53億元,蓄水能力增加1561萬立方米、提水能力增加1302萬立方米,有效灌面增加9.62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面2萬畝。目前,全縣已新增和整治堰塘134口、新建蓄水池60口、新增和整治提灌站25座、新建渠道89.99公里、整治渠道225.89公里、提升改造渠道386.77公里、新建輸水管道45.08公里。”(張輝 記者 劉鳳君)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