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瑾
“要持續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能夠用更多時間和精力來服務群眾。”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湖北考察時,再次提出為基層減負的明確要求。基層是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只有真正把廣大基層干部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才能讓他們輕裝上陣、大顯身手,在改革發展一線取得新突破、創造新業績。
持續為基層減負,是因為形式主義問題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反復性,在不同時期還會有新變異、新表現。日前,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中央紀委辦公廳,再次公開通報幾起典型問題,說明有些地方還存在“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起來輕飄飄”的情況,必須下大力氣堅決糾治。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工作,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減輕基層負擔,明晰權責是關鍵。如果權責模糊、權責錯位,就容易導致基層干部該干的事沒干好,不該干的事又疲于應付推不掉,工作經常處于“超載”狀態。要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從理順權責關系、明確基層職責權限著手,破解基層負擔加重的體制機制障礙,防止層層向基層轉嫁責任。事實證明,不該由基層承擔的事務少了,基層干部以實干為民造福的時間和勁頭才能更足。
卸下包袱,為的是更好挑起擔子。肩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發展環境,我們以怎樣的精神狀態干工作,決定著發展成效。卸下不必要的包袱,就是要讓廣大基層干部挑起該挑的擔子,善用減負得來的時間和精力,結合各自工作實際,不斷完善履職盡責必備的知識體系;提高調查研究的水平,走出會議室和辦公室,全力以赴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好實事;找準破解難題的切入點,揚優勢補短板,讓減負成果切實轉化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優化治理的實際效能。
(原載2024年12月3日《經濟日報》)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