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日報社論
金秋時節,再赴科博之約。11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如期開幕。
本屆科博會以“科創引領·新質轉化·開放合作”為主題,著力打造科技交流、成果展示、產業合作的重要平臺,旨在以“科創引領”開辟新賽道,以“新質轉化”塑造新動能,以“開放合作”匯聚新資源,推動形成“以科興會、以會促產、科產一體”的良性互動局面,為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聚勢賦能。
今年6月,全國科技大會謀劃了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和宏偉藍圖,吹響了向世界科技強國挺進的沖鋒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出了專門部署。在此背景下,科博會作為中國(綿陽)科技城提升科技創新能級、促進科技交流合作的國際性展會,對于在更大范圍凝聚創新力量、匯聚創新資源、深化創新合作、推動創新轉化有著重要意義。
迄今,“科博故事”已持續上演11場,展會的“磁場效應”不斷釋放,“科博之約”成為科技創新之約、產業促進之約、合作共贏之約。
科博會好比一扇未來之窗,讓人們觸碰無限可能。2013年,首屆科博會開幕式上,聞樂起舞的機器人讓現場喝彩不停。今年7月,“四川造”首款人形機器人“裝配工”在綿陽上崗“實習”,進行物料搬運和掃碼貼簽等工作,實現產能提升30%以上。本屆科博會聚焦國際國內科技新動向和區域創新合作等方向,采取“4+1”形式,舉辦戰略科技、前沿科技、國際合作、中國(西部)科學城4個專題展,同期舉辦航空航天國防科技主題展。置身其中,可以清晰感受到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無限魅力。
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內生動力,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價值實現的根本途徑。開幕式上,《2024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研究》報告正式發布,綿陽榮登科技創新城市第15位,并再次上榜中國十大最具科技創新潛力城市,R&D經費投入強度位居全國前列。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出來,變為產業發展的動力。本屆科博會首次全面實行市場化辦會,同期舉行“1+6+N”系列產業合作活動,邀請400余家海內外知名企業開展實地考察、洽談對接等,更好發揮科博會作為重要開放平臺,讓科技產品與市場需求緊密相連。“新”潮澎湃背后,一大批科技成果正加快向新質生產力轉化,讓科技價值在經濟主戰場熠熠生輝。
一部科博會的歷史,也是綿陽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合作大局、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的歷史。從“走出去”到“引進來”,讓“頭回客”變“回頭客”,科博會已經成為外界觀察綿陽、綿陽走向外界的重要窗口。本屆科博會廣泛邀請“一帶一路”沿線等國家展團和企業組團參展,外國駐蓉渝昆總領事館、國際友城代表等參會,展示科技創新最新成果、技術及產品,促進人才交流、科技創新和技術項目合作,再次向外界傳遞出清晰信號:持續擴大“朋友圈”的決心不會動搖,開放合作促共贏的腳步不會停滯。
真誠期待來綿參展的嘉賓和企業借助科博會這個平臺,深化交流、增進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祝第十二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圓滿成功!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