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綿州大小事
綿陽大力推進古籍文獻保護研究與利用——汲古潤今 讓古籍“活”起來傳下去
发稿时间:2023-10-12 08:27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安州區圖書館是第一批四川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館藏古籍16574冊,大部分都是已故著名作家沙汀蟄居老家時自費從國內各地采購回來的,供當地民眾借閱。后來,這批圖書成為安州區圖書館的館藏古籍。

  安州區點校、重刊的《函?!吩趫D書館設立古籍專柜

  10月10日早晨,安州區圖書館副館長劉勇登上圖書館二樓,戴好口罩、手套,進入古籍文獻室,逐一打開室內古籍文獻柜,對館藏古籍文獻的保存現狀進行日常巡查。

  作為古籍修復保護專業人員,這是他與館里的古籍修復室工作人員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工作。

  安州區圖書館是第一批四川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館藏古籍16574冊,大部分都是已故著名作家沙汀蟄居老家時自費從國內各地采購回來的,供當地民眾借閱。后來,這批圖書成為安州區圖書館的館藏古籍。

  由于年代久遠,部分古籍“一翻就掉渣”。為保護古籍文獻,安州區從人才、資金、設備等方面加大古籍文獻保護力度。劉勇2008年到四川省圖書館四川省古籍保護中心培訓學習歸來后,專門從事古籍修復與保護,之后,安州區文廣旅局又先后兩次派他外出進修,劉勇的古籍修復技藝日益精湛。2013年,館里新設古籍修復室,到目前共修復古籍文獻11冊,包括《華陽國志》《錦江殘燈》及清同治《安縣志》等。

  安州區文廣旅局局長林建國介紹,安州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古籍文獻的保護與研究運用,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保障,并積極爭取上級項目,用于設施設備升級和人才培養,提升古籍文獻保護水平,館藏古籍數量和保護水平在省內名列前茅。2013年12月,安州區圖書館(時名安縣圖書館)被公布為第一批四川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古籍文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安州區的古籍文獻保護,只是綿陽市大力實施古籍文獻保護研究利用工程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綿陽市高度重視古籍文獻保護,著力推進古籍整理、研究與活化利用。

  通過加大普查力度,摸清古籍文獻家底。綿陽市圖書館在2011年加入全國古籍普查平臺,積極投入古籍普查工作,并組織全市各縣(市、區)同步推動。到2022年底,全市圖書館系統館藏古籍文獻41057冊。就在前不久,安州區圖書館在對館藏古籍進行常規普查時,在《李盤金湯十二籌》中發現混裝的明萬歷年間《皇明奏疏類鈔》刻本,進一步豐富了全市古籍文獻藏本數量與內容。

  通過實施項目扶持,提升古籍保護水平。在地方財政資金支持的基礎上,我市2021年到2022年爭取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古籍修復項目專項資金100余萬元,用于漢文古籍普查、古籍修復等,讓飽經歷史滄桑的書籍“重獲新生”。到目前,全市培養古籍修復人才3人,修復古籍文獻363冊。

  通過強化研究解讀,加大古籍活化利用。古籍保護的意義,在于通過保護古籍實現對中華民族文化屬性的保護。綿陽各地在保護古籍文獻的同時,引導、組織專業團隊開展研究并推動“落地”轉化,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安州區通過修復《函?!费芯?ldquo;川劇文化”,在寶林小學設立川劇傳承培訓基地進行活化展現,研究“川菜文化”融入花城果鄉,以“調元文化”為依托在塔水鎮古井村打造的“調元隱海”,助力鄉村旅游發展。

  通過推動普及傳播,彰顯古籍文化之美。在修復保護的同時,以影印、再造等手段推動古籍文獻的數字化保護,讀者通過數字圖書館就可以查閱。綿陽市圖書館整理、修復、再造《孫桐生手稿》《孫桐生生平紀事》和《孫桐生書信集》,極大方便了研究者的研究、查閱;安州區點校、重刊的《函海》出版后,向重點高校、研究機構等贈閱。多方位的有效傳播運用,賦予了古籍文獻全新的生命力,讓記載于其中的文字“活”了起來。

 ?。ňd報融媒記者 張登軍 文/圖)

  編輯:譚鵬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