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完善扶持政策 搭建創業平臺 開展就業培訓
江油:優化環境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
漁之潤生態魚養殖示范基地
今年以來,為跑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的“接力賽”,江油以“政策+平臺+培訓”三位一體新模式,實施系列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政策,吸引了一大批農民工帶著技術、資金和項目返鄉創業,讓農村形成致富“新風口”、創業“新高地”。返鄉農民工成為鄉村振興主力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助力江油爭創全國百強縣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今年已吸引省外務工人員回流441人,回流人員再就業217人,創辦企業140家,吸納就業689人,新增企業實現總產值2854.3萬元。
游客在春旺農場采摘柑橘
出臺政策解決創業難題
受江油市鼓勵和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政策鼓舞,在外打拼多年的薛釗剛回到江油,在武都鎮永放村投資400多萬元,建起了漁之潤生態魚養殖示范基地,創辦了漁之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啟了江油“工廠化”養魚新模式。
雖然漁之潤生態漁場只有25畝,但因采用魚菜共生、綠色循環的養殖方式,一年能出魚500噸以上,實現產值超過1500萬元。“回到家鄉建設家鄉,感覺心里更踏實,市、鎮、村各級對我的項目非常支持。”薛釗剛說,“現在政策好,接下來,我打算在生態魚產業上大做文章,力爭將基地做大做強。
看著90多畝掛果的黃桃,返鄉創業的新安鎮農業公園千山農場主趙永放掩飾不住滿臉的喜悅。“目前一畝有將近1500到2000公斤的產量,產值在15000到20000元,今年大概毛利在60萬元左右,比打工強。”趙永放說。
談到農場發展,趙永放對政府出臺的各項補助政策表示由衷感謝。趙永放說:“剛創業時,在社保局申請了1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還有8000元的創業補貼,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為支持和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江油全市16個部門聯合推出36項返鄉農民工創業扶持政策,從財政支持、創業扶持、市場準入、稅費減免、公共服務等方面明確了具體支持措施和辦法;同時狠抓政策擴面,將原來只針對高校畢業生的創業扶持政策擴大到全市返鄉農民工創業者。
據江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夏遠航介紹:“在多項創業扶持政策中,我們重點將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落實到返鄉農民工創業上,同時,還進一步加大創業扶持力度,投入擔保基金800萬元,設立創業專項資金,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貸款貼息、信用服務、信息服務、法律服務、政策咨詢等。”
良好的政策扶持環境,厚植出江油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激情。一大批在外務工人員開始回流,選擇回到家鄉就業創業。
眼下正是春見桔橙成熟季,方水鎮八一村春旺農場的春見桔橙掛滿枝頭。農場創始人王永春正在忙著給網訂客戶采摘果實。
“剛返鄉時,做農業不是很懂技術,干了兩三年后出現資金短缺問題,政府為我提供了30多萬的無息貸款,解決了農場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王永春說。
返鄉人員創辦養殖場
搭建平臺降低創業成本
針對初始創業者面臨的創業場地瓶頸,江油依托現有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創業園區等,著力盤活閑置廠房等存量資源,整合建成一批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和返鄉創業園區,聚集了創業要素,降低了創業成本。
“目前,已建成江油市科技孵化園、江油工業園區、江油市新安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市電子商務創業中心、市創客空間、大堰鎮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和6個返鄉農民工創業園、8個返鄉創業示范基地,全面承載江油農民工返鄉創業。6個創業園現已累計入駐返鄉農民工創辦的各類企業385家,吸納就業上萬人。”江油市農民工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勇介紹。
在江油,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絕不是一句空話,而是一個個扎實的舉措。
剛剛掛牌成立的江油市青蓮鎮雙石村農民工綜合服務站,在這里每天都會有農產品直播帶貨,每周會開展一次農技培訓,農民在家里就能享受到諸如取錢、取快遞、了解社保政策、找工作、購買農資產品等全方位服務,真正實現了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雙石村農民工綜合服務站站長趙林說:“希望農民工綜合服務站,通過營造好的服務環境,吸引更多村里走出去的農民工,回鄉發展,創業就業,家鄉就是他們的堅強后盾。”
此外,為提高返鄉農民工的創業能力和技能水平,江油大力組織開展創業培訓和創業實訓,現已初步形成了“創業培訓、創業項目庫、專家咨詢服務、申貸綠色通道、后續跟蹤服務”五位一體的全程創業服務模式。(雷興雙 向星宇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