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同舟八十載和衷共濟續新篇
□ 民盟市委主委 胡進耀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綿陽民盟在民盟四川省委和中共綿陽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共綿陽市委統戰部的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強化政治認同、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履職水平,為推動經濟發展和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各項工作多次獲得民盟中央、民盟省委表彰。
我們積極響應重大任務,緊緊圍繞中共綿陽市委中心工作,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重大緊急任務中,始終與中共綿陽市委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們著眼于國家戰略方針政策和社會經濟發展方向,聚焦經濟、民生中的重難點問題,積極議政建言;我們致力于整合發揮智力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民主監督和社會服務工作,切實推動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綿陽民盟將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民盟成立80周年為契機,教育引導全市廣大盟員自覺傳承民盟老一輩與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風雨同舟的優良傳統,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進“四個認同”,始終不渝地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黨為師”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全市各級民盟組織要積極引導廣大盟員,深刻認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科學要義,團結帶領廣大盟員,聚焦高質量發展任務精準發力、務實建言,積極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貢獻智慧和力量!
堅守合作初心積極履職盡責
□ 民建市委主委 蔣麗英
中國民主建國會綿陽市委員會成立于1984年。多年來,在中共綿陽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共綿陽市委統戰部的精心指導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民主黨派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深入貫徹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續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履職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保持了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履職能力不斷提升、社會服務不斷創新、會員骨干奮發有為的良好局面,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作出貢獻。
邁入新時代,要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就必須持續用好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政黨協商這些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持續在改革發展、經濟建設、民生改善等方面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當前,正值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的關鍵時期,我們將以民建中央“履職能力建設年”為載體,以《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和中共綿陽市委相關部署為指引,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和區域協同創新格局等內容開展議政建言,聚焦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引導民營企業創新投入和強化鄉村產業振興科技支撐等方面發揮界別優勢,為中共綿陽市委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貢獻應有力量。
同心奮進 攜手前行
□ 民進市委主委 李京平
民進綿陽市委作為參政黨地方組織,自1986年3月30日成立至今,已歷經八屆市委會共35年。35年來,民進市委在中共綿陽市委和民進四川省委領導下,在中共綿陽市委統戰部指導下,堅持多黨合作的政治準則,秉持“立會為公、參政為民”理念,積極探索參政黨地方組織履職新機制、新規律、新模式,全面履行參政黨地方組織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職能,在我市政治生活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我擔任民進綿陽市委主委十余年來,躬逢盛世,有幸親歷見證、實踐參與了綿陽搶抓建設科技城重大機遇、全市經濟總量突破3000億元的跨越,感受到了在多黨合作中淬煉鍛造的“兩彈一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偉大精神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的不竭動力。在工作中也日益認識到民進前輩留下的“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愛國、民主、團結、求實,堅持立會為公”的優良傳統彌足珍貴。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際,站在新時代新征程新起點上,民進市委和全市會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并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四新”“三好”要求,強化自身建設、細化科學履職、優化社會服務,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弘揚優良傳統跟黨走 新的奮斗征程再出發
□ 農工黨市委主委 趙朝暉
1985年12月,農工黨綿陽市委員會成立。到今年5月18日,農工黨綿陽市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已有基層組織33個,黨員773名。至2020年,農工黨綿陽市委會連續十五年被評為全省先進市委會,多次受到農工黨中央各類表彰。
農工黨綿陽市委在農工黨四川省委、中共綿陽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共綿陽市委統戰部的具體指導下,將繼續深入學習領會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
堅持把學習中共黨史與農工黨史學習結合起來,不斷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把黨史學習、理論學習同貫徹落實中共中央、中共四川省委、中共綿陽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結合起來,切實增強學以致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全面提升自身建設水平。對標綿陽改革發展穩定重大戰略和重點任務,提出務實、有價值、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積極貫徹落實“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兩條工作主線,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常態化疫情防控、生態環境保護等方向加強調研;積極協調參政黨各種資源支持綿陽經濟社會建設,爭取更多項目落地綿陽,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新征程而努力奮斗!
重溫黨史悟初心 同心奮進新征程
□ 九三學社市委主委 尚麗平
九三學社綿陽市委成立于1986年,至今已歷經八屆委員會,有社員507人,有3個基層委員會、21個支社。近年來,我們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夯實共同政治基礎;深入推進“九綿科技合作”,服務中國科技城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助推中國科技城發展。九三學社的發展與進步,九三學社綿陽地方組織的發展與進步,再一次無可辯駁地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政治創造。
在新的前進征程上,我們將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繼續踐行“四新”“三好”要求,努力推動各項履職工作高質量發展。一是不斷提高政治站位,為綿陽高質量發展凝聚力量。二是立足新發展階段,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履職盡責。三是貫徹“三個文件”,持續提升新時代參政黨市級組織建設水平。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九三學社綿陽市委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愛國民主科學優良傳統,緊扣貫徹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要求,聚焦“十四五”規劃的實施履職盡責、凝聚共識,以昂揚的精神、奮進的姿態,迎接中共綿陽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召開,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 初心不變攜手同行
□ 致公黨市工委主委 田榮華
綿陽致公黨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導和親切關懷下成立并發展壯大的。中國致公黨于2002年開始在綿陽發展黨員,2003年成立致公黨四川省委綿陽直屬支部,2006年建立中國致公黨綿陽市總支委員會,2012年成立中國致公黨綿陽市工作委員會。
一直以來,致公黨綿陽組織始終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的優良傳統,在中共綿陽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為推進全市各項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展望未來,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致公黨綿陽組織將始終堅持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一是始終不忘合作初心,引導全市致公黨員堅定不移地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二是牢牢把握時代要求,按照新時代參政黨建設的目標任務,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核心,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作風建設為抓手,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能力建設為重點,奮力推動全市致公黨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三是始終牢記職責使命,更加積極、更高質量的履職盡責,主動參與到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中去,匯聚起全市致公黨員的智慧與力量,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靈越 整理)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