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進中共三臺中心特支機關遺址東岳廟——
千年古寺:見證革命歷史講述紅色故事
東岳廟
新春時節,和煦的暖陽普照巴蜀大地,三臺縣城里的東岳廟沐浴在陽光中,陽光穿過古廟質樸的窗欞,墻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銘牌熠熠生輝。
“東岳廟曾與中國紅色革命緊密相聯,在中國共產黨革命史上書寫著光輝的一頁。”三臺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民宗局局長陳映州說,東岳廟現在是道教活動場所,因為80多年前這里曾發生過一段鮮為人知的紅色歷史,東岳廟于2011年被命名為四川省首批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就是紅色宗教場所。
千年古寺 緣何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東岳廟位于省級森林公園鳳凰山腳下,昔日的三臺縣林業局旁老街里。走在這條依然人流如織的街上,不由自主地感到深沉的歷史感和莊嚴的使命感。
東岳廟就在老街深處。據《三臺縣志》記載:東岳廟始建于唐朝大中十三年(859年),原名易玄廟,供奉的王昌遇,乃是唐代梓州人,曾在東川節度府(今三臺)為官,造福一方,受民愛戴。王昌遇號易玄子,入道修行,后來在鳳凰山升隱。宋大觀二年,宋徽宗敕封王昌遇為保和真人,賜觀名保和觀。歷宋、元、明,香火鼎盛。明末毀于張獻忠戰亂,清代重建,改名東岳廟,一直留存至今。
東岳廟大門右側雕刻的“中共三臺特支遺址”石碑和大殿墻上懸掛的“宗教場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兩塊碑匾,昭示著東岳廟與紅色革命的血肉聯系。
說起這段紅色歷史,陳映州如數家珍。
1938年,四川省建設廳所屬的“川北森林事務所”設在東岳廟,時任所長的陳全漢留學日本時曾參加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活動,他的夫人饒世文在其弟饒世俊(中共川康特委特派員)的影響和引導下,思想進步。因此,川康特委決定,1939年秋,將當時設在三臺縣城西街80號(王樸庵家)的三臺中心縣委機關秘密遷入東岳廟。之后黃友凡奉中共川康特委安排,以赴川北森林事務所任職為掩護,經南部、鹽亭到達三臺,接替身份暴露被迫轉移的侯方岳,負責中共三臺中心縣委的領導工作。
1950年,東岳廟改為三臺林業局機關所在地。1997年,鳳凰山森林公園被公布為省級森林公園。2011年6月,省宗教事務局命名三臺縣東岳廟等8處宗教活動場所為四川省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是我省首批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里曾是中共三臺中心特支機關所在地
秘密發展 領導和推動川北地區革命活動
走在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中共三臺中心特支機關遺址里,當年腥風血雨的戰斗經歷仿佛就發生在昨天,對中國共產黨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回憶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斗爭史,陳映州等共產黨員的講述更是充滿了敬佩之情。
那是1939年11月1日晚,侯方岳到三臺開會傳達中共川康特委指示,宣布正式成立中共三臺中心特支,侯方岳任書記。此前的1934年底,三臺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1939年1月,王樸庵受上級派遣,到三臺加強黨的工作,他與屈義生、呂錫胤等人取得聯系后,成立中共三臺特支,隸屬中共川康特委領導。
中心特支建立后,三臺黨組織繼續發展黨員,培養、輸送干部,領導人民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到1940年春,三臺中心特支所屬黨員總數發展到162人。1940年2月,川康特委從閬中調黃友凡到三臺工作。3月,成都“搶米事件”后,三臺中心特支領導人身份暴露,先后轉移。4月,川康特委派饒孟文(饒世俊)到三臺緊急疏散黨員,穩定形勢。6月,中心特支區域工作交黃友凡負責。在國民黨掀起反共高潮的嚴峻形勢下,三臺中心特支到1940年11月,仍先后建起了射洪、中江、綿陽、德陽、羅江、江油、梓潼、綿陽新店子等8個特支,發展黨員216人。1941年2月,黃友凡暴露,轉移到中江土門寺。隨后至1945年,川康特委先后派張文軒、張光昭、王敘五負責中心特支區域黨的工作,按照南方局的指示,黨的活動轉入地下。
“從1939年秋到1941年春,中共三臺中心特支機關一直隱蔽在森林事務所內(現東岳廟),充分利用統戰關系,掩護黨組織和地下黨員的活動,為抗戰大局和黨的事業做出重大貢獻。”陳映州介紹,在三臺中心特支的組織發動下,國立六中黨員學生和進步學生共約50余人先后到達延安和中原解放區參加了八路軍。1943年至1945年,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組的直接指導下,以三臺東北大學進步學生為主的100名學生先后奔赴晉察冀解放區、中原解放區等,壯大了革命隊伍。
展示東岳廟規劃效果圖
擴建工程 建設陳列室銘記紅色歷史
走講廟內,記者看到,這里有一條已經廢棄的秘密通道,長約200米,在當年,一有風吹草動,開展革命工作的共產黨員就能通過這條通道躲避進鳳凰山里,保存有生力量。
在黨政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如今的東岳廟正在進行清代文物修繕工作,讓修舊復舊的廟觀繼續承載當年紅色革命的歷史記憶。這也是留存在綿陽早期共產黨人內心深處最難忘的一段紅色記憶。
李洪易曾在三臺縣委從事民族宗教統戰工作18年,現已退休頤享晚年,是三臺紅色歷史的記錄者和傳播者。“東岳廟留下過三臺中心特支同志們的工作生活遺跡。”李洪易說,當年川康特委特派員饒世俊、中心縣委負責人侯方岳、黃友凡和王樸庵等革命先輩就在這里工作和生活。1986年,69歲的黃友凡(解放后曾任中共重慶市委領導)曾重訪三臺東岳廟、方家街等革命故址。
東岳廟已于2018年3月啟動了擴建工程項目。據了解,東岳廟里將建設一個紅色教育基地陳列室,相關負責人指著規劃效果圖說,要讓廣大游客和后來者接受紅色愛國主義教育,不忘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無數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奮斗而來的。東岳廟里的三臺縣中心特支遺址,既是中國共產黨在三臺光輝歷史的見證,也是奮進新時代的精神動力。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田明霞\文 胥江\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