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2021年10月綿陽兩會特別報道 > 正文
真抓實干 綿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
——聚焦政府工作報告
发稿时间: 2021-10-27 08:07    来源: 綿陽日報

  過去五年,是綿陽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在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綿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完成本屆政府既定的主要目標任務,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

  新成就

  1 中國科技城建設扎實推進

  ·中央賦予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的時代使命

  ·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政策措施全力支持

  ·科技城新區成功獲批并加快建設

  ·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7.14%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46家

  2 經濟總量突破三千億大關

  ·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過兩個千億臺階

  ·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10.08億元,總量穩居全省第2位

  ·經濟增速年均增長7.8%,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突破5000億元

  3 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構建

  ·全市鐵路通車里程達到264公里

  ·成綿城際動車實現公交化運營

  ·高速公路通車和在建里程726公里、居全省第3位

  ·南郊機場躋身全國機場50強

  ·綿陽南、江油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

  4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財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保持在60%以上

  ·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7.9萬人

  ·學前教育“80·50”攻堅任務圓滿完成,高中教育水平全省領先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9%、9.3%

  5 三大攻堅戰目標如期完成

  ·8.3萬戶22.7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2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

  ·北川、平武2個國定貧困縣高質量摘帽,提前一年實現全域脫貧目標

  ·進入國家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行列,“水十條”考核指標全部達標

  ·連續8年無人員因洪澇災害死亡和失聯

  ·連續11年無人員因地質災害傷亡

  ·連續17年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精彩答卷

  1 綜合經濟實力全面提升

  三次產業協調發展

  產業結構調整為12.3:39:48.7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2%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90.7%

  建筑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1.6%,2家施工企業晉升特級資質,實現我市零的突破

  服務業增加值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突破千億大關,年均增長8.7%

  北川、江油成功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兩個現代農業產業園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市場主體不斷壯大

  市場主體從24.6萬家增加到41萬家,總量居全省第2位

  “四上”企業達到3406家,總量保持全省第2位

  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總數3家,居全省第1位

  投資消費穩定增長

  出臺《抓項目促投資19條硬措施》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5%

  產業投資占全市投資比重達到37.2%、占比居全省前列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8.9%

  全市網絡交易額穩居全省第2位

  2 科技創新效能全面提升

  戰略科技力量持續加強

  完善聯系在綿科研院所、高校和“五個一”工作推進機制

  蟬聯3屆全國雙擁模范城,蟬聯7屆四川省雙擁模范城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解決了一批“卡脖子”問題

  國防科技工業加快發展

  科學城醫院核醫學中心回旋加速器項目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核醫療健康產業基地、激光產業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

  磁性材料產業園一期等項目建成投產

  華豐科技建成國內最大的高速背板連接器生產基地

  長虹電源建成國內最大的航空電源系統研發生產基地

  科技創新活力競相迸發

  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375家

  國省級創新平臺達到193個

  建成省級首批院士專家產業園2個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3件

  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額年均增長13.6%

  3 發展動力活力全面提升

  ●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

  “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實施技術改造”等3項工作獲得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激勵,居全國地級市第2位

  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等經驗得到國家部委肯定

  在全省率先開展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綜合試點,40項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廣

  ●開放水平不斷提高

  引進5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05個

  到位國內省外資金連續5年居全省第2位

  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獲批建設

  科博會被評為“中國十佳優秀特色展覽會”

  進出口總額穩居全省第2位

  ●營商環境大幅改善

  推行“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個人房產交易和不動產登記實現“全城通辦”

  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地級市排名第16位

  “五專”企業服務機制入選《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

  連續兩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排名第2位

  進入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優秀行列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1.66%

  “重構一環、貫通二環”全面實現

  危舊房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惠及群眾超過40萬人

  縣域范圍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比重達到81.7%

  涪城、游仙和6個鎮、71個村被評為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單位

  4 人民福祉水平全面提升

  民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成為全省首批全域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國家認定的城市

  全市高等院校達到15所

  省內首家地級市兒童醫院建成投用

  每千人嬰幼兒托位數2.9個,居全省地級市第1位

  成功創建全國版權示范城市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89%

  單位GDP能耗降低18.47%

  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35.34%

  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5.78%

  社會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蟬聯4屆全國文明城市

  獲批首期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全省城市基層治理示范市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重大戰果

  “七五”普法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

  5 政府行政效率全面提升

  政治建設全面加強

  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出臺《市政府黨組工作規則》等制度

  依法行政深入推進

  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

  全面實施政府系統法律顧問制度

  政府信息化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廉政建設不斷深化

  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

  減少政府文件和會議超過30%

  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域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系統

  編輯:譚鵬